北京企业管理咨询协会logo

环保资讯

环保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环保资讯

盘点|生态环境部首场视频新闻发布会 五位司局长同台答记者问

发布时间:2020-3-12 图文来源:admin 点击数量:2302
 
      3月10日上午10点,
  生态环境部举行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和以往不同,
  为落实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
  此次新闻发布会采用视频会议的方式。
  这是生态环境部首次采用视频会议形式
  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也是发布台上发布人数量最多的一次,
  五位司局长同台答记者问。
  五位司局长从左至右依次是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应急办主任赵群英、综合司司长徐必久、环评司司长刘志全和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曹立平。
  来自国内外35家媒体单位的记者,
  通过生态环境部移动视频会议系统,
  远程参与了此次发布会。
 
  发布会上有哪些精彩问答
  小编带您一起盘点一下
  媒体问答
  1武汉医疗废物已连续一周实现日产日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做好医疗废物、医疗污水安全处置,是打赢新冠肺炎阻击战的重要环节,请问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生态环境部门在医疗废物、医疗污水处置方面开展哪些工作,湖北和武汉情况如何?
  赵群英:应该说疫情发生以来,生态环境部指导组织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坚持做到两个100%的要求,目前医疗废物、医疗污水处理处置平稳有序,未发现受疫情防控影响环境安全的情况。
  最新数据显示,3月8日全国医疗废物处置量2864.8吨,负荷率达到47.6%;湖北省医疗废物收集量是351.9吨,全部得到处置,负荷率52.9%;武汉市医疗废物收集量是208.6吨,全部得到处置,负荷率79.1%。武汉从3月2日开始,已经连续一周多的时间实现了医疗废物当日收集、当日处理,也就是日产日清。
  医疗污水处理情况总体平稳,特别是武汉市,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的过程中就已经配套了污水处理设施,安装了在线监控设施。对于全市63家定点医院,武汉市生态环境系统的监管人员每天现场检查,查看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的情况3天一轮全覆盖。从总体上,运行都是达标排放,特别是大家关注的余氯指标都是符合要求的,包括隔离点和医院消毒后的污水,最终通过城市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2饮用水源地应急监测增加余氯、生物毒性指标
  封面新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做好空气、地表水等相关疫情检测工作,对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请问生态环境部门在应对疫情应急监测方面采取哪些措施,目前监测结果如何。
  赵群英: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在1月30日印发了《关于做好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加强环境应急监测,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将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作为重点,组织开展疫情生态环境应急监测。
  二是在饮用水源地常规监测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余氯、生物毒性两项疫情特征指标。
  三是优化自动监测网络的监测模式,减轻疫情防控对站点运维的影响,发挥监测网络的预警作用。
  四是加强定点医院污水排放监督性监测,特别是武汉市,每天对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等63家定点医院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监测。
  疫情发生以来,从2020年1月20日到3月7日,全国的城市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和饮用水源地安全均未受到疫情防控的影响。
  3为1354个疫情防控急需建设项目提供豁免服务
  每日经济新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生态环境部提出要制定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积极支持相关行业企业复工复产,请问目前这项工作进展怎么样?
  刘志全:在支持和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方面,上周我们印发了《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环评审批正面清单,主要内容是实施豁免一批,告知承诺一批,优化服务一批。
  在此之前,为应对疫情防控急需,特事特办,我部专门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急服务保障的通知》,明确对疫情防控急需的医疗卫生、物资生产、研究试验等三类建设项目,可以分情形豁免环评手续,实施环评告知承诺制,或先开工后补办手续。据初步调度,截止到2月23号,全国已为1354个三类急需建设项目提供了环评应急服务保障,投资额约240亿元。
  4制定实施”两个清单”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第一财经日报:3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精简审批优化服务精准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请问生态环境如何贯彻落实好《通知》要求。
  徐必久:近年来生态环境部非常重视”放管服”改革,先后印发了三份文件,一份是《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二份是《关于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意见》,第三份是《关于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监管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刚刚生态环境部又印发了《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工作的指导意见》,特别是文件中第二部分内容,制定实施”两个清单”,积极支持相关行业企业复工复产,对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作出明确要求。国办印发了通知,我们将认真落实,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已经出台的举措,加快提升环评审批效率,积极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5出动30万人次现场监管医废、医疗污水处置  开展环境应急监测
  时代周报: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抗疫前线的物资问题牵动人心,请问生态环境部如何保障前线物资需要的。
  赵群英: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方面,由于能力不足带来了压力,尤其是湖北省武汉市的压力很大。生态环境部在技术指导地方增加能力的同时,动员组织各个方面的力量,支持湖北省和武汉市。比如说在医疗废物的处置设备方面,协调山西生产厂家、天津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焚烧炉支持武汉;南京环境科学研究研究所将车载移动焚烧设备运抵武汉的同时,还派出技术人员同行,提供技术服务。
  在疫情防控期间,大量的医疗废物转运处置和医疗污水处理一线人员承担着污染处理处置的艰巨任务,存在着感染风险。通过沟通协调,地方疫情防控指挥部把上述一线人员的防护物资保障纳入统一协调范围。生态环境部门多渠道筹措防护物资并做好个人防护,出动30多万人次现场监管医疗废物、医院污水的收集转运处理处置情况,开展环境应急监测。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例因为到现场监管而感染的情况。
  6建立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 对环境信用良好企业减少现场检查
  南方都市报:生态环境部提出建立监督执法正面清单,请问为何要建立监督执法正面清单,该清单的内容是如何考虑的?
  曹立平:《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优化监管方式,发挥激励导向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单位更好的做好污染防治工作。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一是明确原则上一般不开展现场检查的企业范畴。分为五大类,包括生产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的企业,供应水、电、气的保障民生的企业,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企业,重大工程项目以及先进装备制造业类企业。这些企业除信访举报核实以外,一般不进行现场执法检查。
  二是明确减少现场检查频次的企业范畴。主要是已经安装在线监控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稳定达标、环境信用良好、一年内无环境违法记录的重点监管企业,可以减少开展现场检查。
  三是适度调整行政处罚的方式。审慎采取查封、扣押和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措施。对受疫情影响,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且未造成环境危害后果的,可以依法不予处罚,督促尽快整改。对因疫情而未按时完成整改的,可以酌情延长整改期限。
  四是持续加大查处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对偷排偷放、主观恶意排污的,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和严重污染环境、构成环境污染犯罪的,要加强与司法机关联动,加大惩处力度,维护群众健康和环境安全。
  正面清单的实施时间原则上截止到2020年9月底,根据形势需要可适当延长。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对行之有效、广泛认可的措施会固化成长效机制。
  7坚决反对打着环保等旗号  超出法律法规规定限制养猪业发展
  北京青年报:猪生产遭遇非洲猪瘟、新冠疫情的双重阻力,请问生态环境部在恢复生猪生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刘志全:生猪养殖、猪肉供应事关百姓餐桌,生态环境部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会同农业农村部督促各地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坚决反对打着环保等旗号,超出法律法规规定限制养猪业发展。目前,该项工作已经完成,全国共调减禁养区1.4万个。
  二是对年出栏量5000头以上的规模化生猪养殖项目,开展环评“告知承诺制”改革试点,极大地提高审批效率,加快推进项目开工。文件发布3个月以来,全国实行告知承诺的已批和在批生猪养殖项目473个,涉及生猪产能约4100万头。
  三是对新建规模化生猪养殖项目实行环评清单式管理,主动提前介入,做好审批服务。
  8今年年底前全国每个地级市至少建成1个规范的医废处置设施
  路透社:此前有媒体报道少数地区存在医疗废物处置压力较大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日常医疗废物处置能力水平还存在不足,请问生态环境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补齐这一短板?
  赵群英:医疗废物、医疗污水100%的收集转运处置,这个是在目前应急状态下达到的目标。虽然全国医疗废物平均运行负荷率为50%左右,但是存在分布不平衡的情况。有的地方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持续超负荷运行,全国最多时达到了22个;还有28个接近满负荷运行。另外还有个别地市没有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医疗废物靠周边地市协同处置。尤其是湖北省武汉市,在疫情发生之后,医疗废物量快速增长,由原来的每天40吨增加到200多吨,最高到240吨,能力的短板显得非常突出。
  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处置短板。2月24日,国家卫健委和生态环境部等十个部委联合印发了《医疗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方案明确,到2020年底,也就是今年年底,全国每个地级市都要至少建一个规范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同时还要求,到2022年6月底,全国每个县都要建成从收集、转运到处置的完整体系,彻底地解决全国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最终实现平稳、安全、可靠的处置。
  9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的态势不会改变
  光明日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生态环境部门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相关环保工作的同时,如何评价这次疫情对生态环保工作的影响,怎样确保生态环保工作目标任务的实现。
  徐必久: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根据我们的研判,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影响,总体上来看是局部的、短期的、有限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的态势不会改变。
  大家都知道,对生态环境部门来讲,今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大家都很关心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的完成,我们有信心、有豪情、有能力,沧海横流显本色,大事难事见担当,我们会做好统筹、把握好总体平衡,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支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支持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确保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
  10将研究把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
  新京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野生动物保护问题备受关注,请问一下生态环境部在推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下一步有何安排和打算?
  刘友宾:人类和野生动物是生命共同体,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体系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它们的生存安危同人类的命运休戚与共,善待野生动物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和体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会各界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空前高涨,保护野生动物被提上了更加紧迫的议事日程。
  我部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积极主动发挥好生态环境部门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好全国人大出台的《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同时研究将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有关措施落地见效。
  11强化监督定点帮扶区域范围将进一步扩展至苏皖鲁豫等非重点区域
  法制日报:疫情结束以后,蓝天保卫战强化监督帮扶工作是不是会有一些调整?
  曹立平:当前,蓝天保卫战进入决胜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一是重点区域的颗粒污染物仍然处于高位,部分城市甚至不降反升。二是臭氧污染增长的趋势非常明显,有的城市臭氧甚至超过PM2.5成为首要污染物。针对当前蓝天保卫战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强化监督定点帮扶工作。
  比如在工作中要坚持“四个结合”,一是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相结合,坚持聚焦京津冀周边和汾渭平原重点区域39城市,同时拓展到苏皖鲁豫等非重点区域;二是重点因子与非重点因子相结合,坚持紧盯PM2.5重点因子,同时兼顾臭氧等其他因子;三是重点时段和非重点时段相结合,继续坚持做好秋冬季重污染联防联控和应急响应,同时推进夏季时段开展“冬病夏治”和臭氧的管控;四是重点行业与特色行业相结合,不仅紧盯钢铁、火电等重点行业,同时关注造成臭氧污染的石化等特征行业。